股票代码:832214(NEEQ)
盘点欧洲五大智慧城市典范

    说到智慧城市,欧洲是世界上其他城市学习的典范。欧洲城市往往人口更稠密,公共交通更完善,对自行车和步行投入更多,更重视可持续性和低碳的解决方案。而且,可能最重要的是,欧洲文化和欧洲公民更致力于建设可持续性更强和更智慧城市的进程。当然,这只是概括而言:这一系列的地区排名报告已经表明了这些城市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状况。

  哥本哈根、维也纳、巴塞罗那、伦敦、阿姆斯特丹……这些欧洲地区的城市正在采用新的技术与模式,来推进智慧城市战略的实施。
 
  为什么这五大城市被奉为欧洲智慧城市典范?
 
  从这些城市的建设案例来看,可以发现:物联网技术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实现落地应用;传感器如何采集交通与污染数据;众筹、众包、共享等模式如何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去中心化的能源模式如何降低能耗……智慧城市的话题如此之大,但这些案例能够提供窥斑见豹的一种视角。
什么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集合了人类和技术的城市网络,使人类能够更好地工作、生活,拥有更高的效率、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这些城市旨在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利用创新技术进行能源和资源的智能交换,从而使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智慧城市通过ICT(信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将居民连接起来,使居民实现自我决策,从而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最成功的欧洲智慧城市,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如何改变城市环境的。

 
  1、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被认为是智慧城市中最智慧的城市,人均碳排放量世界最低。哥本哈根将来自手机、公共汽车GPS系统、下水道和公共垃圾桶中的传感器的无线数据连接起来,旨在进行有效的废物管理和短途出行管理,以进一步减少城市的碳排放量。
 
  同样,该城市建立了旨在减少空气污染的孵化器——哥本哈根解决方案实验室(Copenhagen Solutions Lab)。例如,该实验室的智能停车项目使得司机可以用APP找到停车位,而不是单纯地开车兜圈子,从而增加废气排放和造成不必要的拥堵。


      2、维也纳

 
  通过公共与私营组织TINA Vienna,近几年来奥地利一直在大力推行智慧城市战略。其中,最成功的项目是“市民太阳能电厂”。维也纳市政府与地方能源供应商Wien Energy合作,采用居民众筹模式,居民购买一半或整个太阳能电池板,然后由Wein Energie出租,最终该能源公司会购买所有太阳能电池板。
 
  在一些建筑上也可以看到生物太阳能屋顶技术的应用:结合了太阳能和绿植生长的绿色屋顶系统为蜜蜂等传粉者提供栖息地,实现更有效的灌溉,更好地保护屋顶结构,并最终降低建筑本身的能源和维护成本。
 
  3、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是一个以具有远见的建筑和设计方法闻名的城市,2000年推出了22@创新区项目,力求将这些优势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该区域包括五个“知识集群”——信息通讯技术、生物医学、设计、能源和媒体,并寻求新的途径将其结合起来,提供更可持续的城市模式。
 
  利用城市500公里的光缆,22@创新区利用各种传感器来监测噪声和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以及市民活动,然后分析这些数据,以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有利于环保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4、伦敦

 
  作为世界顶级的绿色城市之一,伦敦正在将相关新技术应用于城市建筑中,如在Crouch Hill建设的能源中心学校,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并向附近的家庭提供过剩的能源。建筑能耗占世界能源总消耗量的40%,因此未来的智慧城市需要彻底反思这些能耗是怎么来的。我们可能看到一些非常吸引人的创新技术,例如可以自我修复的细菌水泥、将脚步动能转变为电力的地砖,以及发电电梯等。
 
  又如在斯特拉特福德市的Waitrose,所有的废弃食物都被转化为能源并重回国家电网。
 
  而在Bow地区的BowZed,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因而不需要传统的中央供暖系统。
 
  5、阿姆斯特丹
 
  与哥本哈根相似,阿姆斯特丹也是一个自行车城市,这意味着它是非常绿色的。2009年推出的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计划涵盖了整个城市的70多个项目,而开源数据则是智慧城市计划的一部分。例如,生活实验室(Living Labs)是各种创新想法的测试平台,其创意有可能会在整个城市推出。
 
  在IJburg新区,他们创建了SmartWork @ IJburg,通过免费的Wi-Fi和当地的协同办公空间,使居民可以在他们的居住区实现远程工作,免去了通勤上下班的麻烦。
 

  The Amsterdam Energy Atlas是另一个项目,旨在测绘城市的能源潜力。荷兰Trinite 公司研发设计的动态智能交通管理平Trafficlink,则将私人和公共交通数据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最新道路信息,帮助用户找到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最短路径,从而减少污染排放。




文章来源于:太平洋安防网


2017-05-27